首页

扶桑女王s

时间:2025-05-29 17:38:27 作者:解锁河北燕山深处迎端午的民俗新玩法 浏览量:93759

  中新网贵港11月10日电 题:广西乡村发展中药材种植 民众致富有“良方”

  作者 岑记华 苏蕊花

  近日,走进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太兴村的乡间田野,放眼望去,一片片芡实种植基地映入眼帘,芡实叶片犹如墨绿圆盘铺满水面,长势喜人。

图为村民在管护芡实。岑记华 摄

  “我们村从2018年开始,流转土地种植芡实,既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,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。”庆丰镇太兴村党总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陈加西说。

  近年来,太兴村在低洼地区种植芡实,发展生态农业。

  芡实素有“水中人参”的美誉,多生于池沼、湖塘等浅水之中。中医认为,芡实有益肾固精,补脾除湿之功效,是珍贵的中药材和天然绿色补品。

航拍芡实种植基地。岑记华 摄

  据了解,太兴村通过“合作社+村集体”的种植模式,种了680余亩芡实。其中,该村流转500余亩土地给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芡实,又以村集体为单位种了180余亩芡实。如今,小小的芡实已经变成了富民兴村的大产业。

  “我在太兴村种了500余亩芡实,在青岭村种了200亩,在大圩镇新建村种了395亩,预计亩产芡实300斤至400斤,亩产值2200元,总产值可达242万元。”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伟祥介绍。

  与传统农作物相比,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、经济效益好,民众种植积极性高。在管护、采收等农忙期间,基地务工需求比较大,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“家门口”就业的机会。

图为村民在采收藿香。肖梦诗 摄

  在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藿香种植基地里,工人挥舞着镰刀将成熟的藿香连株割下,整齐摆放在田垄旁晾晒。

  “现在还没到农忙季节,听说藿香基地招人,我就约上村民一起来这里干活,每天干8小时左右,一天能挣100余元。”藿香采摘工人冯庚英说。

  据藿香基地负责人林仕文介绍,今年基地种植了100亩藿香,现在已经成熟了,产量预计有30吨至40吨,每天需要5名至6名工人采收,目前已经采收了50亩。

  小小中药材,既是治病救人的良药,也是增收致富的“良方”。目前,港北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万余亩,中药材种植的合作社有10个,其中种植有穿心莲1700亩、芡实1100亩、艾草279亩、紫苏227亩等。(完)

【编辑:叶攀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4,政府工作报告里的“温暖清单”

初秋时节,航拍位于江西省南城县的麻姑山,蓝天白云下万木葱茏,山路蜿蜒,飞瀑如练。一尊“麻姑献寿”的巨型雕像坐落山间,面带微笑,手捧寿桃,默默地注视着前方的沃野良田。

民乐奏响《泱泱国风》 民族经典融入现代

解决好以“六个如何始终”为主要体现的大党独有难题,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,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。在这篇重要文章中,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,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,这就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,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,强调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保持战略定力,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,永远吹冲锋号,把严的基调、严的措施、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,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”。

瓣瓣同心丨这组“发展搭子”的十年奋进路

2023年湖南省百万职工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覆盖全省14个市州,共组织324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、4268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、5216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展劳动竞赛,参赛职工达132万余人,成为推动湖南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内塔尼亚胡回应以军对伊朗打击:精确有力,实现所有目标
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表示,重要节假日的出游人数、旅游收入等指标均超过2019年同期,推动在线旅行预订平台业绩显著增长。网络外卖应用也延续了健康发展态势,用户规模实现进一步增长,并向中小城市和县域地区拓展。

湖南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

二是科技创新百强研发加码,效益水平再创新高。90%的科技创新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(6%),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0%的企业数量首次突破50家。在产业分布上,主要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、计算机、互联网相关行业集聚,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